这五年,我们这样走过

——“十三五”朔州市教育发展成就综述

 

5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但对于朔州教育而言,即将过去的5年有着一段不平凡的征途。

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到现代化多媒体设备、网络教学;从泥土地、砖瓦房,到高标准教学楼、塑胶操场;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迈向均衡发展、特色发展、优质发展新台阶,学生逐渐从“有学上”转变为“上好学”……

政策支持推进教育优先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教育摆在民生之首,加大经费投入,深化教育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教育事业公平发展、均衡发展、提质发展、高质量发展。

“十三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探索教育发展之路,均衡优化教育资源,办学条件持续改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教育地位不断提高,教育改革纵深发展,全市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圆满完成,人民群众享有更好更公平教育的获得感明显增强,教育服务朔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升。

加大投入夯实教育发展基础

  “听着欢快的音乐跑步,倍爽,还不觉累……”近日,在朔州市第五小学学校漂亮的塑胶操场上,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开展阳光体育课活动。该校三年级学生刘瑾萱说:“我们学校特别漂亮,离我们家很近,我在这里学会了竖笛和口风琴,学习成绩也得到了稳步提高。”同学尹昱超高兴地说:“老师对我们像‘妈妈’一样,我爱她们……”

  朔州市第五小学校长殷虎山告诉记者,学校硬件一流,就要有一流的教学与之匹配。近年来,该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积极谋求内涵发展,精心打造办学特色,在深化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的基础上,为了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开设了包括合唱、篮球、绘画创客等在内的10余个项目的兴趣活动课,进一步激活了学生的发展潜力,促进了学生的多元发展,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和质量,用实际行动兑现“家长满意学校”的庄严承诺。该校学生家长卢佳丽说,学校环境优美,教育质量满意,尤其是让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让家长根据自己的职业给孩子讲一讲各行各业的知识和外面的故事,拉近了家校的距离。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全面改薄”等一系列惠民工程,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通过学校布局调整、城乡一体化建设等措施,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缩小城乡差距;加大中心城区学校建设力度,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将全市每一所学校都打造成高品质的学校。

“十三五”以来,全市共投资20多亿元新改扩建学校163所,其中市城区投资17个亿新改扩建的10所中小学,建成后可新增学位8200个。各县(市、区)投资6055万元改扩建的152所学校,增加学位3200个。从2015-2019年平均每年约有1600-1700名农村学生进入城市就读,新增学位完全能满足农村学生入城上学需求。全市中小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教学设施设备全达标。平鲁区在全省率先实行了从学前到高中的15年免费教育,进一步扩大和释放了义务教育的“红利”。

“十三五”期间,围绕解决“城市学校挤、农村学校弱”的问题,我市实施了城市学校大班额专项消除计划和乡村教育振兴计划,出台了规范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的“四个十条”、中小学生座位编排办法以及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方案,推行了义务教育新生入学“阳光操作、电脑编班”办法,有效缓解了城市学校的“择校热”“大班额”等问题。坚持就近就便服从就优原则不断优化农村学校布局和资源配置。按照“一县一策、一校一办法”的思路,先后出台了《朔州市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实施方案》《朔州市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进一步做好农村义务教育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整合农村义务教育资源的指导意见》等规划性文件。2019年撤并乡村教学点45个,改扩建寄宿制学校30所;2020年撤并整合18个教学点,改扩建寄宿制学校32所;通过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投入资金14940万元,重点加强152所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化了资源配置,满足了农村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就读需求,极大提升义务教育办学水平。特别是教育脱贫攻坚实现了“五个全部”:各项扶贫任务全部完成,控辍保学全部落实,贫困学生资助全部到位,贫困生就业能力全部提升,贫困地区办学条件全部改善。

                 多措并举激发学校办学活力

  “我是快乐的小精灵!啦啦啦……”在朔州市直机关幼儿园中班教室里,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跳着欢快的舞蹈。园长郑香娟告诉记者:“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这既是我们的教学理念,也是幼儿园的办学宗旨,孩子们在这里发挥天性、自然成长、快乐幸福。”

   近年来,我市学前教育办园模式改革和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持续纵深推进。扎实开展“规范办学年”教育治理行动,中小学招生、教育教学管理规范有序,校外培训机构整治更加有力,资助工作平稳有序,师德师风教育扎实开展,中小学乱收费现象基本消除,平安校园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校园安全事故频发现象得到基本遏制,全市贫困家庭适龄儿童“上学不愁”得到进一步保障。教育扶贫取得显著成效,全市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初中入学率100%,无一名学生因贫困而辍学。

“十三五”以来,我市教育事业总体上强劲的发展势头和良好的内部发展环境已经形成。市县(市、区)两级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无论从人员配备、财政投入上,还是在硬件建设上,都把教育摆上了突出位置,都作为“一把手工程”去抓,都实实在在拿出“真金白银”支持教育优先发展。疫情防控期间,各县(市、区)把保障学校和师生安全放到了重要位置,党政一把手亲自挂帅,督导检查学校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在资金安排、人员配备、物资供应、统筹调度等各方面用行动落实了教育优先发展,各级各类学校安全、有序、顺利、平稳复学运行。

“十三五”以来,我市持续对全市四、八年级进行跟踪监测,将历次监测数据录入学生成长档案,形成了年度分析报告。开通了“空中课堂”,依托远程网络和教学平台开展网络教学、线上答疑、生活指导,切实做到了“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空中课堂”覆盖率100%。积极组织全市各级教师参与骨干教师、统编教材、新高考新课标、音体美教研员、中、高考备考线上等培训以及荐全市优秀教师参加各类省级、国家级观摩、比赛、评优活动。

倡行特色育人促进全面发展

  “我最喜欢课外劳动了,这不仅让我放松身心,而且增长了许多农业知识,还体会到了农民伯伯的辛苦和粮食的珍贵。”朔州市朔城区滋润乡中心校学生王姝说。

  朔城区滋润乡中心校在校园给学生物色了一块劳动基地,责成专人负责,招募了经验丰富的老师当做“菜农”现场指导,认真策划,制定课程计划,固定参与劳动学习的班级,供全校学生轮流劳动学习。通过劳动,孩子们不仅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而且还爱上了田间的体力劳动。更重要的是,他们对劳动有了新的认识,把平时学校学到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与劳动结合起来,奠定了学校提升劳动教育质量的基础。该校劳动实践课的开展也助力学生步入人生大课堂。

  该校校长李瑶告诉记者,对学生开展劳动实践教育只是学校课改的一小部分,从特色教育到全面育人是学校不断追求的育人目标。通过近年来的发展改革,朔城区滋润中心校现在是教师有劲头、学生有活力,形成了良性的校园氛围,激活了学校教育,提升了教学质量。

“十三五”期间,我市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开齐开足德育思政课,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不断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真正让学生身体、心理“双健康”。5年来,学校思政工作“三支队伍”力量不断增强,通过家长学校,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同时,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和教师评价,切实形成良好的家校教育合力。我市狠抓素质教育,注重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全市学校体育、艺术和卫生工作进一步加强,“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实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明显回升。

团结一心勤耕换得硕果满枝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是今天更是明天。五年来,通过全市上下团结奋斗、真抓实干,朔州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

“十三五”期间,我市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深入实施了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以质量监测制度为主,利用大数据比对,精准分析各县(市、区)、各学校、各年级、各科目教学成绩,科学反馈改进意见,引导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近年来,我市中考各科平均成绩在全省名列前茅,高考成绩稳步提升,每年达线率都以3-5个百分点增长,二本以上达线率从2016年的41.65%提高到2020年的54.29%。特别是2018年,全省理科状元、榜眼、第八名,文科第六名均花落我市,这是近些年来第一次雁门关外出状元。像右玉等国家贫困县,通过集体化办学和名校长工程等措施,教育教学质量也在稳步提升,二本以上达线人数从2016年的25人跃升到2017年的154人,2018年攀升到196人,并且撞开了清华校门,2019年二本以上达线率35.28%。右玉一中历史上首次消除了零达线班,在高中教育“低进高出”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可以说,朔州作为人口小市、高考大市,从原来文化落后、升学率倒数的“雁门关外野人家”跻身全省高中教育第一方阵。在质量稳步提升的同时,考风考纪实现了彻底转变,连续六年高考“零失误、零差错、零事故”,公平公正、安全稳定的考试环境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并向全省做了先进典型经验介绍。

“十三五”期间,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的第一标准。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已全部建立了师德档案和师德承诺,师德失范行为将记入师德档案,与评优晋级、职称评聘、任职提拔等直接挂钩,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违反师德承诺将按照承诺规定进行严肃处理,从制度机制上,预防、遏制各种“师腐”问题的产生。教育部、省教育厅官网转载推广了我市师德承诺的特色作法。针对群众关注的学生座位问题,出台了《朔州市中小学生座位编排办法》;针对群众关注的教育收费问题,出台了《关于规范设置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收费公示栏的通知》,学校办学行为和教师从教行为不断规范。从2016年起,每年教师节期间评选、表彰、奖励一批师德典型,并通过电视台、电台、网站、主干道灯箱广告等方式对他们的先进事迹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报道,深入发掘师德典型、讲好师德故事,引导形成强大正能量。2019年到2020年,先后多次组织了全市师德模范巡回报告会和师德标兵专场报告会,在全系统引起了热烈反响。

“十三五”以来,深入贯彻落实省委高等教育“三个调整优化”的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朔州作为重要能源基地的产业优势和中北大学朔州校区在推动实施“生态立市、稳煤促新”战略部署上的学科优势和科研优势,积极争取到将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在中北大学朔州校区转设为一所新的公办理工类普通高校。同时,立足我市陶瓷产业优势,持续投资7.74亿元建设的朔州陶瓷职业技术学院,现已组织招生,成为我市校企合作产学研融合发展的新坐标,推动了全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高等院校的设立,既填补了我市30多年没有独立本科院校的空白,也为职业教育转型发展蹚出一条新路,对朔州的转型发展意义重大。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十三五”时期,市教育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坚持办人民群众满意教育,团结带领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主动适应教育发展新常态,着力破解制约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各项难题,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多元的教育新需求,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努力推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向纵深发展,教育整体发展成效显著。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和时代起点上,朔州教育人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砥砺奋进,攻坚克难,大力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内涵发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全面振兴朔州教育,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敬的职业,让人民群众从教育中收获更多的幸福感、满足感和获得感,为加快建设塞上绿洲、美丽朔州,全面实现朔州高质量转型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市教育局局长刘贵龙如是说。

回顾过去,不凡业绩令人鼓舞;展望未来,宏伟蓝图催人奋进。下一个五年,朔州教育发展路径也已明晰,全市教育系统将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优质均衡发展为主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稳中求进,不断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积极破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放眼未来,一幅让群众有更多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科学、均衡、优质、可持续的朔州教育发展画卷正徐徐展开。  (文/刘晓宁)